


辽宁大学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创建于1948年9月,是一所拥有文、史、哲、经、法、外、艺、理、工、管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院校之一。其前身是原东北人民政详细>>
所在地区:辽宁省 院校性质:,211,
分数线类别:,自主划线,
院校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中路66号
项目类别 | 全日制 | 学制 | 2年 | 是否接受调剂 | |||||||||||
---|---|---|---|---|---|---|---|---|---|---|---|---|---|---|---|
招生人数 | MPAcc25/审计20 | 学费 | 35000元/两年 | ||||||||||||
奖学金 | 1.国家奖学金:国家奖学金额度为每生每年20000元,我校根据国家下达奖励计划,按照评选规则进行评定。 2.国家助学金:所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均可获得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金额度为每生每年6000元,定向就业研究生不享受此助学金。 |
||||||||||||||
历年分数线 | 2016年:199 2015年:203/40/80 2014年:202/41/82 |
||||||||||||||
招考特性 |
|
||||||||||||||
历年招生数据 |
|
辽宁大学MPAcc项目介绍
师资力量
校现有专任教师1170人,其中教授181人,副教授417人,博士生导师5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议组成员1人,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3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1人,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霍英东教师基金奖获得者4人。目前,生师比为15.80,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160人,在读博士123人,具有硕士学位560人。
人才培养
学校现有62个本科专业;110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MBA(工商管理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和JM(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点;包括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在内,有3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截至2006年5月,学校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2268人,其中本科生17002人,专科生1128人,研究生3319人,外国留学生180人,成人脱产生639人。自建校以来,辽宁大学已为国家培养各类学生10万余人,为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意大利、英国、法国等47家培养长期留学生7000余人、短期留学生2000余人。
科学研究
学校建有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比较经济体制研究中心,设有6个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长期以来,依托2个国家重点学科、11个省重点学科和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的实力,科研始终秉承顶天立地的发展方略。顶天,就是占领学术前沿,狠抓原创性研究,特别是围绕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重大理论课题,进行集体攻关。十五以来,共争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科研基金70项。立地就是要坚持理论研究与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立足辽宁,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服务。近两年,学校已完成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提供咨询的研究报告82份。自然科学研究坚持为科技创新服务,以结缕草开发为标志的一批项目得到广泛应用。
辽宁大学MPAcc项目介绍
师资力量
校现有专任教师1170人,其中教授181人,副教授417人,博士生导师5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议组成员1人,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3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1人,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霍英东教师基金奖获得者4人。目前,生师比为15.80,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160人,在读博士123人,具有硕士学位560人。
人才培养
学校现有62个本科专业;110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MBA(工商管理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和JM(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点;包括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在内,有3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截至2006年5月,学校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2268人,其中本科生17002人,专科生1128人,研究生3319人,外国留学生180人,成人脱产生639人。自建校以来,辽宁大学已为国家培养各类学生10万余人,为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意大利、英国、法国等47家培养长期留学生7000余人、短期留学生2000余人。
科学研究
学校建有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比较经济体制研究中心,设有6个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长期以来,依托2个国家重点学科、11个省重点学科和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的实力,科研始终秉承顶天立地的发展方略。顶天,就是占领学术前沿,狠抓原创性研究,特别是围绕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重大理论课题,进行集体攻关。十五以来,共争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科研基金70项。立地就是要坚持理论研究与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立足辽宁,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服务。近两年,学校已完成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提供咨询的研究报告82份。自然科学研究坚持为科技创新服务,以结缕草开发为标志的一批项目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