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包括哲、经、法、教、文、艺、史、理、工、农、管、医等12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坐落于天府之国,芙蓉之都的锦绣成都,与闻名中外的武侯祠毗邻。学详细>>
所在地区:四川省 院校性质:,其他,
分数线类别:,自主划线,
院校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四段16号 西南民族大学招生就业处
项目类别 | 全日制 | 学制 | 二年制 | 是否接受调剂 | 否 | ||||||
---|---|---|---|---|---|---|---|---|---|---|---|
招生人数 | 全46(1) | 学费 | 10000 | ||||||||
奖学金 | 不详 | ||||||||||
历年分数线 | 2017年:215 2016年:190/39/78 |
||||||||||
招考特性 |
|
||||||||||
历年招生数据 |
|
学校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拥有西南民族研究院、西部大开发研究所等60家校级研究机西南民族大学构,拥有世界上规模大的藏学文献馆和彝学文献馆。2000年以来,承担课题180余项,省(部)级课题7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万篇,出版学术著作及教材800余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近300项次。特别是在新材料研制、畜牧兽医理论与技术、古典文学、民族文化研究(藏、彝、羌、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彝、藏、傣)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有着较大的影响。出版的学术刊物主要有向国内外发行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民族学刊》和内刊《民族学信息》等。
学校是多民族统一的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的缩影。各民族师生员工平等团结,互相尊重,共同进步,各族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都得到了充分的尊重。
学校成就
西南民族大学在教学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以及远程教育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已初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人才培养体系及现代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机制。西南民族大学
学校建立60年来,培养出各类人才14万余人。在他们中间,涌现出新中国第一个藏族博士、羌族博士,涌现出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藏族将军,涌现出不少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和大批各级领导干部,更多的毕业生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为民族地区的解放、政权建设、边疆巩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是四川省对外开放的重点单位,迄今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来校进行学术交流活动或参观访问。学校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伯明翰大学[3],新西兰怀卡托大学,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等近30所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与交流关系。
师资力量
学校有56个民族的在校全日制学生2.8万余人,有教职员工1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300余人,副高以上职称580余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300余人。有45人先后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现有20人为国家民委或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53人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聘请国内外客座教授两百余人,其中,院士6人。